人保部授权环保领域唯一培训鉴定站 全国新职业技能人才(环保)培训基地
废水生物处理(原著第三版)
作者:C·P·莱斯利·格雷迪 (作者),格伦·T·戴杰,南希·G·洛夫,卡洛斯·D·M·菲利普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18
《废水生物处理(原著第三版)》分为六部分。第1部分绪言及背景;第2部分理论:理想悬浮生长式反应器模型;第3部分应用:悬浮生长式反应器;第4部分理论:理想附着生长式反应器模型;第5部分应用:附着生长式反应器;第6部分未来的挑战。第三版保持了第二版的基本框架和论述风格,重点增加了低氧活性污泥工艺方面的内容。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2月1日)
外文书名: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精装: 85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12192977
条形码: 9787112192977
商品尺寸: 26.2 x 19.2 x 5.4 cm
商品重量: 1.96 Kg
ASIN: B071R6BJSK
《废水生物处理(原著第三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美国)C·P·莱斯利·格雷迪 (美国)格伦·T·戴杰 (美国)南希·G·洛夫 (加拿大)卡洛斯·D·M·菲利普 译者:张锡辉 刘勇弟 吴光学
本书分6部分。第1部分绪言及背景;第Ⅱ部分理论:理想悬浮生长式反应器模型;第Ⅲ部分应用:悬浮生长式反应器;第Ⅳ部分理论:理想附着生长式反应器模型;第V部分应用:附着生长式反应器;第Ⅵ部分未来的挑战。 第1部分重点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根据生物处理的目的、生化环境及所用的反应器构型,介绍各种已命名的生物处理工艺。这些历史早期命名的生物处理工艺,有些命名有点奇特,所以,通过介绍有助于消除这些奇特的名称所引起的困惑。第二,介绍生物处理工艺模型用到的公式和符号。第三,介绍定量表述生物处理工艺中各种关键微生物反应的基本计量学和动力学。 第Ⅱ部分,将计量学和动力学应用于质量平衡方程,调查研究在废水中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经过反应器系统时,生物反应器的理论性能。第二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它向读者介绍了悬浮生长式反应器之所以如此作用的基本原理。 第Ⅲ部分,将理论应用到*部分所介绍的各种已命名的悬浮生长式生物处理过程。然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才能够确保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掌握生物处理工艺设计的理论基础。换言之,我们尽可能使第Ⅲ部分切实可用。 第Ⅳ部分和第V部分是与第Ⅱ部分和第Ⅲ部分平行组织的内容,重点讲述附着生长式生物处理工艺。尽管这种生长模式在应用中常常比较简单,但它却增加了分析的复杂性。 第Ⅵ部分展望未来,介绍废水处理系统中外源型及痕量污染物的归宿和影响,并探讨应用生物处理工艺促进世界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们计划将此书作为环境工程研究生的教科书,供已修读了环境微生物学的学生三个学分的学习。实际上,本书所提供的信息量比学习所需要的更充裕,因而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对那些想要了解比基本知识更多的学生来说,也可以作为一本参考书。此外,我们希望专业同行们可以将此书用于参考或自习。
译者序(原著第三版)

前言
作者介绍
第Ⅰ部分绪论和背景
第1章生物处理分类
1.1生物处理的作用
1.2分类标准
1.3生物处理常用名称
1.4要点
1.5习题
第2章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2.1生物处理概述
2.2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和作用
2.3生物处理中的微生态系统
2.4生物处理中的重要过程
2.5要点
2.6习题
第3章好氧/缺氧生物处理化学计量学和反应动力学
3.1化学计量学及反应速率归一化
3.2生物量增长和基质利用
3.3维护、内源代谢、衰退、溶胞及死亡
3.4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形成
3.5溶解性的颗粒态和高分子有机质
3.6氨化和氨的利用
3.7磷的摄取和释放
3.8简化的计量方程及其应用
3.9温度的影响
3.10要点
3.11习题
第Ⅱ部分理论:理想悬浮生长式反应器模型
第4章悬浮生长式系统模型
4.1微生物系统模型
4.2质量平衡方程
4.3反应器类型
4.4非理想反应器模型
4.5要点
4.6习题
第5章单级连续搅拌反应器:异养微生物好氧生长和溶解性基质
5.1连续搅拌式反应器的基本模型
5.2基本模型的扩展
5.3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5.4生物量排出和回流
5.5要点
5.6习题
第6章单级连续搅拌反应器:复合微生物活性
6.1IWA活性污泥模型
6.2颗粒态基质的影响
6.3硝化及其影响
6.4反硝化及其影响
6.5复合过程
6.6要点
6.7习题
第7章复杂系统中复合型微生物过程
7.1模拟复杂系统
7.2传统和高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7.3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
7.4接触稳定活性污泥法
7.5Ludzack—Ettinger改进工艺
7.6四级Bardenpho工艺
7.7生物除磷工艺
7.8序批式反应器
7.9要点
7.10习题
第8章厌氧处理工艺化学计量学和动力学及模拟
8.1厌氧生物处理化学计量学
8.2厌氧过程动力学
8.3厌氧消化ADM1模型
8.4要点
8.5习题
第9章评估动力学和化学计量学参数的方法
9.1处理可行性研究
9.2第5章所述包括传统衰减的简单溶解性基质模型
9.3缺乏活性部分数据情况下包含传统衰减的简单溶解性基质模型
9.4利用批处理反应器确定单一基质的Monod动力学参数
9.5包括溶胞的复杂基质模型:如第6章所述衰减,再生模式(ASM1模型)
9.6利用传统测量方法近似表征模型中废水特征
9.7要点
9.8习题
第Ⅲ部分应用:悬浮生长式反应器
第10章悬浮生长式工艺的设计和评价
10.1指导性原则
10.2工艺设计和评价的反复性
10.3设计和评价中的基本选择
10.4设计和评价步骤
10.5要点
10.6习题
第11章活性污泥工艺
11.1工艺概述
11.2影响工艺性能的因素
11.3工艺设计
11.4工艺运行
11.5要点
11.6习题
第12章生物法去除营养物质
12.1工艺概述
12.2工艺性能影响因素
12.3工艺设计
12.4工艺运行
12.5要点
12.6习题
第13章好氧消化
13.1工艺描述
13.2影响因素
13.3工艺设计
13.4工艺运行
13.5要点
13.6习题
第14章厌氧工艺
14.1工艺概述
14.2影响因素
14.3工艺设计
14.4工艺运行
14.5要点
14.6习题
第15章生物塘
15.1工艺概述
15.2影响因素
15.3工艺设计
15.4工艺运行
15.5要点
15.6习题
第Ⅳ部分理论:理想附着生长式反应器
第16章生物膜模型
16.1生物膜的特性
16.2传质限制的影响
16.3多种限制性营养物的影响
16.4多物种生物膜
16.5生物膜的多维数学模型
16.6要点
16.7习题
第17章生物膜反应器
17.1填充塔
17.2转盘反应器
17.3要点
17.4习题
第18章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18.1流化床生物反应器概述
18.2流化作用
18.3流化床生物反应器模型
18.4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理论性能
18.5确定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尺寸
18.6要点
18.7习题
第Ⅴ部分应用:附着生长式反应器
第19章滴滤池
19.1工艺概述
19.2影响因素
19.3工艺设计
19.4工艺运行
19.5要点
19.6习题
第20章转盘生物接触器
20.1工艺概述
20.2影响因素
20.3工艺设计
20.4工艺运行
20.5要点
20.6习题
第21章淹没式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
21.1工艺概述
21.2影响因素
21.3工艺设计
21.4工艺运行
21.5要点
21.6习题
第Ⅵ部分未来的挑战
第22章异型生物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和处理方向
22.1生物降解
22.2非生物去除机理
22.3生物去除与非生物去除的相对重要性
22.4异型生物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22.5异型生物性有机化合物处理的经验
22.6要点
22.7习题
第23章可持续性的系统设计
23.1可持续性的定义
23.2提高水资源可利用性的技术
23.3降低能耗及化学品消耗的技术
23.4实现资源回收的技术
23.5结束语
23.6要点
23.7习题
附录A缩写词
附录B符号
附录C单位换算

近期培训

2024年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评审从 24/02/25

线上

为提高企业及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应急方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我要报名

水环境领域设施运维、在线监测技 23/12/24

线上

各相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

我要报名

2022年“污、废水厂(站)运维人 22/11/05

南京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污废水厂(站)日常管理,提高其运行质量,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减

我要报名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