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处理设备和运行管理,主要包括废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废水的物理处理法、废水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法、废水的生物处理法以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等内容。全书以介绍实用技术为主,并兼顾近几年得到发展与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污水处理工人技能培训教材。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月1日)
平装: 22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22152992
条形码: 9787122152992
商品尺寸: 25.8 x 18.4 x 1.2 cm
商品重量: 358 g
品牌: 化学工业出版社
ASIN: B00BIHAZSQ
本书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特点,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语言的通俗性。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知识体系的合理性、完成性和新颖性,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和传统方法与技术的介绍,同时包括近几年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本书主要介绍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处理设备和运行管理,主要包括废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废水的物理处理法、废水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法、废水的生物处理法以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等内容。全书以介绍实用技术为主,并兼顾近几年得到发展与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污水处理工人技能培训教材。
第一篇 废水处理实用技术与工艺
第一章 废水处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废水的分类及性质
第二节 废水水质指标
第三节 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第二章 物理处理技术
第一节 格栅与滤网
第二节 沉砂池
第三节 沉淀池
第四节 隔油池
第五节 离心分离
第六节 过滤
第七节 均和调节
第三章 废水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第一节 中和
第二节 混凝
第三节 吸附
第四节 气浮
第五节 化学沉淀法
第六节 氧化法
第七节 还原法
第八节 高级氧化新技术
第九节 电解
第十节 离子交换
第十一节 膜分离法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
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基本原理与主要工艺
第四节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及其变形工艺
第五节 曝气池和二沉池
第五章 生物膜法
第一节 生物膜法基本原理
第二节 生物滤池
第三节 生物转盘
第四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
第五节 曝气生物滤池
第六章 自然生物处理
第一节 氧化塘处理技术
第二节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第七章 膜生物反应器
第一节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与特征
第二节 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流程
第三节 MBR反应器中膜污染及防治
第八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第一节 污泥的分类和性质指标
第二节 污泥浓缩
第三节 污泥厌氧消化
第四节 污泥的脱水与干化
第五节 污泥的最终处置与利用
第二篇 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
第九章 废水处理系统的试运行
第一节 废水处理系统的试运行的内容及目的
第二节 废水处理系统水质与水量监测
第三节 废水处理系统的试运转
第四节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第五节 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
第六节 厌氧消化的污泥培养
第十章 物理处理工艺单元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格栅间的运行管理
第二节 沉砂池运行管理
第三节 初次沉淀池运行管理
第十一章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及消毒设施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曝气池的运行与管理
第二节 二沉池的运行管理
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与对策
第四节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O)系统运行管理
第五节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
第六节 AB两段活性污泥法及氧化沟运行管理
第七节 加氯间及消毒设施的运行管理
第十二章 生物膜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生物滤池运行管理
第二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运行管理
第十三章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污泥浓缩的运行管理
第二节 污泥厌氧消化的运行管理
第三节 污泥脱水运行管理
第十四章 污水提升泵房与鼓风机房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污水提升泵房的运行管理
第二节 鼓风机房的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近年来,投入使用的废水处理设施的数量迅速增加,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也越来越重要,而且随着新设备和新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对工程技术员和操作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废水处理设施的作用,提高废水处理技术人员和操作工的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为了满足从事废水处理操作和进行技术培训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的需要,结合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编著了这本书。
本书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特点,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语言的通俗性,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知识体系的合理性、完整性和新颖性,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和传统方法与技术的介绍,同时包括近几年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如膜生物反应器、曝气滤池及一些高级氧化技术等。
本书共分为四篇十六章。第一篇“废水的物理处理法”主要介绍废水的来源与性质、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及特点、废水物理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特点;第二篇“废水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法”主要介绍废水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特点;第三篇“废水的生物处理法”主要介绍废水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特点;第四篇“污泥的处理与处置”主要介绍污泥浓缩、消化以及脱水等相关知识。本书可供从事废水处理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污水处理工人技能培训教材。
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由张吉库、许秀红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由李亚峰、张吉库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由许秀红、马兴冠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由马兴冠、牛明芬编写;第九章、第十章由牛明芬、邹慧芬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马学文、班福忱编写;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由班福忱、李亚峰编写;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由邹慧芬、马学文编写。全书最后由李亚峰统编定稿。
由于作者水平和时间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不吝指教。
编著者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