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授权环保领域唯一培训鉴定站 全国新职业技能人才(环保)培训基地

长春电子垃圾分解亟待规范

时间:2012-08-20信息来源: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随着电子产品的消费不断扩大,其废弃量也迅速增长。报废的电视机、手机、电脑等电子垃圾含有铅、锡、汞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7月1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拥有资格的拆解企业可享受35元/台-85元/台的基金补贴,对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省内的二手家电回收机构似乎并不“买账”,在本土电子资料、拆解处理模式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下,电子垃圾拆解、处理产业链不具备生存的条件,使得电子垃圾未能得到无害、有效的处理。

  隐性危害 电子垃圾中“铅”成分危害最大

  电子垃圾又称“电子废弃物”。电子废弃物主要包括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和计算机等通讯电子产品的淘汰品。

  那么,电子垃圾有什么危害呢?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宋占伟教授分析说,在所有电子垃圾中,所含物质“铅”危害最大。电视机显示屏和手机原材料里及其他焊接物也含有大量“铅”。“铅”对人的中枢和脑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生殖系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期摄入,人体机能减退,特别对小孩的大脑发育有负面影响;同时,“铅”流入环境中,对动植物、土壤及水质会造成致命性、持久性打击。

  宋教授介绍,除了铅,还有电视机显示屏上的荧光粉及锡、汞、铬等均会释放出对人身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

  记者调查 商家拆解再利用牟取暴利

  如何处理废旧电子产品,记者进行了随即采访。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家中淘汰的废旧家电都是卖到二手市场。“价钱差不多就卖了,主要是处理为主。”李先生说,废旧家电只想脱手,一般不会考虑污染问题。在采访中,多数市民和李先生想法相同。

  随后,记者来到了东岭北街附近的二手家电收购聚集点,被拆卸的电子垃圾堆放在路边,两名工人正在做拆卸工作,冰箱、彩电等一些家电产品堆放紧凑,一名工人将拆下来的外壳、电路板等零部件分门别类放在一起。

  据他介绍,回收的电子产品往往经二手家电商家之手,用能够再利用的零部件重新组装再出售。“如一件21英寸的旧电视,最有用的就是显示屏,重新换一个新外壳,就能再次出售。”一位二手家电回收商主表示,诸如此类的废旧电视回收价值在几十元钱,换个外包装要100元-200元左右,再出手能卖到四五百元,一台旧电视能赚上一两百元钱。

  而对于余下的零部件的处理,他们中的多数表示,基本是卖给商贩,至于其它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深度采访 小本经营者月入3000元没问题

  如今,在长春市各个老街道,很容易发现开着摩托车,车前挂着“回收家电”小牌的小贩沿街吆喝。一位从事近8年回收二手家电的岳先生向记者透露,8年前刚做收旧家电时,光是回收再倒卖,一个月就能挣2000元,这几年,虽然做这一行的人多了,但一个月3000元没问题,从旧洗衣机上拆下来的塑料等,大多都是南方广州等地前来大规模收购。

  在长春市北四环附近做了10余年回收二手家电的于先生,由于生意越做越大,目前几乎垄断了整个北四环旧家电市场,属于第一级回收作坊。

  据其介绍,每年净利润40-50万元,电子垃圾都是先进行分类,然后对线路板或手机原材料中进行贵重金属提取,广州大型商户会定期来取货,运到南方进行加工再利用,而关于变成废料的电子垃圾到底运到何处,怎样处理,于先生缄口不谈。

  利润巨大 三等级回收站利润逐层升高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家电报废高峰期,报废率年增20%,预计2015年末报废量将达1.6亿台,据调查,长春大型收购企业声音稀落,根本无法跟遍地开花的小作坊相比,初步估计,在长春各处“隐形”小作坊至少2000家,正规的家电拆解企业处于空白。

  近日,记者走访长春市东岭北街、伊通河近岸及东大桥附近等地,上千家小作坊藏于其中。经过近一周时间走访调查,旧家电收购小作坊大致分为三等级。

  规模最小的第三级作坊,回收旧家电再卖给较大型收购站,挣差价;规模中等的第二级作坊,会简单地对家电进行拆解和维修,并将能拆解的家电零件再次售卖,从中挣零部件钱;规模最大的第一级作坊,不仅会对旧家电进行维修和拆解,还会提炼电子垃圾中的贵重金属,如:铜、金、锡、银等,而卖这些贵重金属,远远比送到正规拆解企业所得利润要多得多。

  业内空白 省内并没形成电子分解产业链

  在采访中,多数的二手家电回收站的负责人表示,其拆解下来的零部件再转手卖掉,一般运往外省进行分解处理,关于这样的一种处理模式,吉林省固体废弃物管理中心相关人士的一则分析表示,电子垃圾的分解需要正规的分解公司,目前吉林省范围内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关的产业链。

  适销对路的产品,产生的电子垃圾量小,即便存在分解相关的企业,也没有大量的货源,产生不了经营规模,且产生的费用较高。同时,企业要获得环保部颁发的“资质认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取资质,这个部分的拆解工艺、流程以及污水处理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这些企业也在环保部分的监管范围之内,这前期的投入就远远比普通的非正规拆解小作坊繁琐得多。

  问题症结 旧电子产品难进正规拆解渠道

  《青年环境评论》杂志总编霍伟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规拆解企业的电子废物来源,多为以旧换新政策中的旧电子产品、政府企业等单位批量淘汰下来的电子产品,除此之外,很多废旧电子产品通过小商贩进入非正规的拆解处理渠道,导致大部分淘汰的电子产品很难进入正规渠道。

  这是当前电子垃圾处理市场存在的最严重的一个问题。霍总编说,他去过北京的一家正规拆解企业,他们主要采用物理方法,拆解、粉碎,每个环节都会考虑可能的危害,并有防护措施。而非正规的出于成本考虑,基本不会做这些。

  目前现状 拆解企业仍处于举步维艰阶段

  7月1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国家政策出台后,施行起来却不尽如人意,据了解,拥有资格的拆解企业可享受35元/台—85元/台的基金补贴,但拆解企业前期投入资金大,要重视成本回收,再加上个人和其他小作坊根本不愿意将旧家电送往拆解企业,而每台35元/台—85元/台的基金补贴,对于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目前,拆解企业仍处于举步维艰阶段。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宋占伟教授同样认为,虽然有连续的政策扶持,但实施起来缺少细则划分,缺少持续性监督和管理,而未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垃圾回收处理问题。

  宋占伟教授认为公众参与才是最主要的因素,要从电子垃圾产生的源头来抓,也就是消费者处理废物的观念上抓。宋教授说,在日本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任何垃圾都已实行分类处理,而在我国,电子垃圾如矿泉水瓶一样,只在乎其是否能卖上好价钱,绝对不会考虑它会污染环境或者危害人类健康。

  一点建议 建立本土电子垃圾正规回收体系

  针对长春市电子垃圾处理市场现状,有关人士给出了建议:即便本土不形成拆解企业,但正规的回收体系业,会有利地保障电子垃圾安全处理方式。

  这需要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行动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法律实施细则,进一步有效地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并加强和扩展“以旧换新”政策,在此基础上,建设多元化、多渠道的电子垃圾正规回收体系。

  可以开展以社区、街道等为单位的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的试点示范项目,从点到面将经验和政策逐步落实下去。还要从环保意识上转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各大中小企业,率先投入到电子垃圾的回收试点工作中,有效地解决这一占有一定高比例的电子垃圾淘汰回收处理工作。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政策法律的宣传力度,让公众共同参与。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近期培训

2024年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评审从 24/02/25

线上

为提高企业及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应急方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我要报名

水环境领域设施运维、在线监测技 23/12/24

线上

各相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

我要报名

2022年“污、废水厂(站)运维人 22/11/05

南京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污废水厂(站)日常管理,提高其运行质量,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减

我要报名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