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授权环保领域唯一培训鉴定站 全国新职业技能人才(环保)培训基地

污泥处置技术专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供排水管网扩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增加,污泥产量也在不断增加,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新 难点、新挑战。进一步提高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平,了解污泥处理处置的国内外现状、前景与发展趋势,切实达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 求,避免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同时为相关单位搭建推介污泥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平台。为此开展“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专 项”培训。

       源头减量争论

  减量不能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减量化的手段是处理污染物的常有手段,污泥处理也不例外。污泥的处理处置需要进过分离、稳定、消化、脱水及处置等几个步骤,需要大量的基建投资 和高昂的运行费用,最终污泥还需要经过填埋、焚烧等手段处置掉,随着可用土地资源的减少以及二次污染问题的发生,这使人们把关注点集中到能减少污泥产量的 生物处理工艺上来。

  对污泥进行前置处理,达到源头减量的目的可以减轻污泥后续处理处置负荷,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目前国内外对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如促进污泥溶胞技术、解偶联技术以及利用食物链中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等。

  污泥的源头减量虽然是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全新思路,但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关键物,污泥源头减量势必会影响出水质。业内专家也有对此项技术持怀疑 态度。污泥减量技术应在减少污泥产量的同时,不影响污水处理工艺的效率或效能,专家认为,经济可行、便于操作管理、有远期效益将是污泥源头减量技术的研究 目标。

  资源化争论

  处置是资源化的必要条件

  资源化一直都被认为是废物处理的终极目标,污泥处理处置行业也有资源化即优的观点。污泥资源化技术不仅可以将污泥有效处置,还能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目前存在的污泥资源化技术有堆肥技术、制沼气技术、燃料化技术、建材利用等。

  但是,污泥的资源利用是有条件的。污泥可以视为一种资源,这不表示污泥是一种拥有交易价值商品,污泥只有经过处理处置,含水率与稳定性达到一定 程度后,才可以焚烧发热或制作建材。没有处理处置过程,污泥的资源化特性是无法显现的。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在推广污泥资源化的同时,要认清其污泥处置的关 系,明白污泥的资源化是需要挖掘与投入的,不能盲目推广导致产能闲置、性价比低等问题。理清其中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污泥的安全处置及合理利用。

  焚烧争论

  成本高、二次污染大 焚烧只是过渡选择

  污泥焚烧技术可将污泥中水分和有机质完全去除,并杀灭病原体,只得到少量污泥灰烬,而且可以利用热能发电,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污泥处置技术。污泥焚烧发电即实现了无害化又实现了资源化,近几年备受业内人士追捧。

  然而伴随着污泥焚烧过程二次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最让人头痛的是二噁英。在焚烧过程中,污泥中含有的苯酚类有毒有机物在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作 用下就会形成二噁英。焚烧还会带来粉尘与重金属污染,以及臭气,这些问题都必须考虑。污泥焚烧发电,不仅要考虑焚烧时产生的腐蚀性对发电站设备的影响,还 要设法提高焚烧污泥的能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在污泥处理工艺选择上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原则,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并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 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妥善处置。同时,国家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达到节 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目的。而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事业目前还处在“百家争鸣”的状态,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稳定、经济、具有良好节能减排效果的技术才会 脱颖而出。

 

近期培训

2024年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评审从 24/02/25

线上

为提高企业及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应急方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我要报名

水环境领域设施运维、在线监测技 23/12/24

线上

各相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

我要报名

2022年“污、废水厂(站)运维人 22/11/05

南京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污废水厂(站)日常管理,提高其运行质量,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减

我要报名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